文章目录
  1. 1. 第0章 引言
  2. 2. 第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3. 3. 第2章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4. 4. 第3章 一切不属于长期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算作诱惑
  5. 5. 第4章 警惕:认知偏差!
  6. 6. 第5章 投资因人而异,因阶段而异
  7. 7. 第6章 结束语

第0章 引言

最近在一些微信群中的聊天,以及昨天老猫发表的一篇文章《怎样才能摆脱韭菜思维》给我很多思考。有感而发,写的有点乱。

第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最近2周币圈形势大好,各个币种都在暴涨,一夜之间好像回到了9-4之前,各类艾希欧、IEO、IFO等暴增,知识星球、各类微信群中出现了各类私募,新上线的币种也都翻了好几倍,昨日韩国市场比特币达到11万CNY。但是如此的井喷,我却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看看最近BTC的产子计划吧:

前段李笑来提醒:牛市攒钱,熊市攒币

目前的数字货币市场再次过热,已经具备了做空的条件,短时间涨幅过高,而且很多垃圾币和空气币都已经上天,随着BTC期货的上市,极大可能出现超级大跌。
这话看起来很空泛,有点耍流氓。大家都知道会发生,只是不知道发生的时间。

这段时间我的操作极少,放弃了很多私募和艾希欧。
手中资产的浮盈也在上涨,总资产增长不到4倍,虽低于主流币种的涨幅,但远高于8、9月份较高频操作时的涨幅。而且心态也越来越好,也可能是资产量级少的原因,每天十几万的波动,我也只当做数字的变化。记得第一次炒股时,每天1000元的波动都受不了,颇多感慨。

第2章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查看我在Mytoken上的记录,我手中的币种竟然达到了27种。除去赠送和分叉的币种,自己主动购买的也有20种!
但是这些主动购买的币种中,我其实有一半没有认真的去了解,其中3个严重亏损的币种,正在其中!
掉进这个坑的原因就是想赚到每一分钱。
一心不可待多主,想赚到每一分钱?贪婪的背后却是顾此失彼,阵脚全乱。手忙脚乱的原因是没有严格遵守制定好操作策略。
这是所有投资者都会经历一遍的事情。只是程度或轻或重,以及自我反思,避坑技能掌握的快慢的差别。

说说我自己的例子:
在LUN和PAY上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当时云币刚刚上线LUN和PAY,上线当日的价格暴涨,LUN达到了195元左右,PAY大约30元,我当时在190元买了LUN和27元买了PAY。当时纯粹是跟风,买的时候完全不了解这两种数字资产。而且是我抛了一半长时间横盘的EOS(成本12元),然后才去购买LUN和PAY。9-4之后,LUN最低跌到20元,PAY跌至10元。
截止今日(20171207)LUN价格:42元,PAY价格15.8元。而EOS价格:31元。
在KNC上也有类似的操作,我曾用BTC:KNC =1:2000的比例,使用BTC兑换KNC,目前BTC价格10万元,KNC价格10.4元,兑换比例已接近1:10000。

这段时间我操作极少,因为通过上述的几次操作,很多道理真的是明白了。

在个人注意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全面开花是不可行的。
巴菲特说,要将投资当成打牌,要假设你手中只有20个牌子,每次出手都算打出一张牌,最多出手20次,这样你的每次出手都会深思熟虑。

仔细想想,价值投资需要深度理解一种数字资产,这需要花很长时间。一个职业的投资人能够同时深入跟踪20种资产就已经到工作极限了。
而我的投资组合已经达到二十种数字资产,我能看得过来吗?
成年人要做成熟事,今后看不懂的坚决不投!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投资。

第3章 一切不属于长期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算作诱惑

很多东西都有价值,我要追求的不是简单的价值,而是长期的价值。

短期就能看到价值的东西,往往有高诱惑力而很难戒掉:打游戏有价值,能让你愉快的度过20分钟;垃圾食品有价值,吃起来远比健康食物爽;毒品有价值。能给人带来几个小时与天地融为一体的感觉。但是这些东西,长远看价值都很低;但是他们的性价比(快感/付出)超高,所以大脑无可救药地喜欢这些事情,所以是诱惑。

而那些短期难以看到价值的东西,长期往往价值极高。健身很痛苦,短期很难受,但是长期坚持得到的那种身材和身体状态非常健康的快乐是非常持久的;对很多人来说,读书和学习很无聊,忍不住分神去打王者荣耀,但是真爱读书的人才懂,长期读书带来的快乐和价值是极其高的,会把自己的认知提升很多个level;练习冥想很辛苦,很难坚持,但是长期来看,它能让你自己有控制权去感受与万物融为一体,远比吸毒价值高。

与大多数人认为的不同,“价值”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长期”应该先排上,然后再就加上“价值”,即“长期价值”——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东西。

一切不属于长期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算作诱惑”。这是李笑来说的,多么痛的领悟!

平时工作之余给我的闲暇时间并不多。注意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要将注意力投入在有长期价值的事物上,数字资产投资中也是如此。
除非我全职投资,否则以我个人的精力来讲,很难兼顾所有资讯。

而且有时候了解的信息越多,我的判断反而越不准确。多出来的那些信息并不是真正的知识,而是伪知识。价值投资者做事应该过滤短期信息,专注长期表现。

与其去寻找下一个黑马,不如布局显而易见的白马,比如定投BTC、EOS。时间是价值投资者的朋友,是投机者的敌人。

做好投资的第一步是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业余的投资者,而不是一个专业的投资者,因为我没有专业投资者的时间精力,也没有专业投资者的专业性。

而业余投资人的确不应该太频繁的查看币价。长期价值投资往往就是最好的策略。

第4章 警惕:认知偏差!

最近群里EOS谈论的较多。
主流币种里,EOS的涨幅是显而易见的,现价30元。

老猫昨天的文章中,了解的人都知道他说的白马是EOS。但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告诉大家,应该建仓了,因为他已经不是BAC俱乐部时候的老猫了。现在的他,类似一个风向标,一篇文章就有可能引起币价的大幅度波动。直接推荐EOS,如果后面EOS大跌,很容易被他人“引经据典”的征讨。

但是目前EOS总量10亿,ETH总量1亿。对比ETH,如果按1亿的盘子算,EOS都300元了,然而EOS上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应用!

我们研习社群里有人对EOS产生担忧,我觉得有一定道理:

EOS公链和应用一起做,看似进度快,实则还是空气,造成疯狂买入。真能做成肯定厉害,不过太激进反而暴露了问题,一旦公链有问题连同上面的项目会一起完蛋。
而且EOS太过“完美”,几乎找不到任何负面的新闻,各路公众号发的文章也是一路吹上天,各种牛逼。仿佛区块链世界里只有EOS牛,其它都弱爆了。网络上真正客观剖析EOS的文章太少。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有些东西太完美了就不真实了。

我并不是唱空EOS,我自己也在9-4之后补仓过。我非常看好EOS,也希望其能成功,只是对目前的价格感到怀疑!

过分信仰一个人或某一种技术。会掉进“中-供元老”的困惑。玟-革期间很多元老不是不反对玟-革,而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信仰,让他们认为:毛的见识与思想要比他们高出很多段位,自己是不是没有跟上主席的思路。

同样,很多人对李笑来和老猫的话深信不疑,对EOS的技术深信不疑。

李笑来自己都说投资不能靠信仰,老猫之前的文章也提到对某个技术或币种狂热喜爱的是投资区块链的大忌之一。

第5章 投资因人而异,因阶段而异

我们小时候练字,老师会告诉你,想练好字,首先要做到“有它无我”,即临摹字帖的时候,不要加入自己的想法。但练习到一定程度时,就要“有我与它”。直至大成时的“有我无它”。诚如佛家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以我的投资经历,没有发现完全正确的投资风格。很多大佬的言语,当时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长远看市场并没有买账。

任何一种投资风格都可能形成认知偏差,就像巴菲特错过互联网股票,李笑来错过ETH,老猫错过NEO,错过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该拿住的拿住了,世间不是只有ETH、不是只有NEO。要不计一城一池之得失。

牛人的投资策略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

罗永浩也提到过,

很多人认为创业的坑可以通过前辈的教导避开,但实际很多坑是避不开的。那这些“经验之谈”不就没用了吗?有用的。因为当你自己掉进去一次后,你爬出坑,以后再遇到同样的坑,就好知道这是坑,我得绕开。

这个道理在投资领域也是适用的。

李笑来的专栏/书籍《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我都购买了。但是即使书和专栏都看完了,该掉进去的坑我依然没有完全避开。

是书中的内容不好吗?不,书中内容说的真的很好。很多概念是直接粉碎我的认知,然后再重构新的认知。对我帮助很大,但有些内容不是看了,就可以轻易做到的。
不是他的东西不好,而是我自己的段位不够。刚学会开车的人,是无法像老司机一样驾轻就熟的。创业公司天天学马云,结果只能是死得快!

第6章 结束语

以上只是个人感想,写的有点乱。
再次提醒朋友们注意:投资因人而异,因阶段而异。不论是谁的经验之谈、“金玉良言”,对你真的没什么用处,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文章目录
  1. 1. 第0章 引言
  2. 2. 第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3. 3. 第2章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4. 4. 第3章 一切不属于长期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算作诱惑
  5. 5. 第4章 警惕:认知偏差!
  6. 6. 第5章 投资因人而异,因阶段而异
  7. 7. 第6章 结束语